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(籍子识)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与招商银行私人银行日前发布《2023中国高净值人士慈善调研报告》(以下简称报告)。报告呈现了高净值人士的慈善认知和实践现状,揭示了慈善与家风建设、精神传承的关系,为慈善行业发展以及金融机构慈善服务升级提出了建议。
据了解,高净值人群一般指资产净值在600万元以上的个人,他们是金融资产(股票、基金、债券、存款、保险等)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较高的社会群体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与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合作,推出国内首个样本量超千份的高净值人士慈善需求调研项目,于2021年和2022年分两次开展全国范围内的高净值客户问卷调查,并对部分客户进行深度访谈。
报告显示,八成以上受访者参与过捐款捐物、志愿服务等活动;四成以上受访者表示未来十年还会进一步增加慈善投入。除了回馈社会外,受访者也意识到慈善给自身及家庭带来种种积极影响,包括“传承优良家风”“促进家庭团结”“发展高质量朋友圈”等;多数受访者都把慈善作为培养下一代的必要安排,如鼓励孩子日常行善、参与亲子公益活动、支持孩子在公益组织实习。
报告同时显示,捐赠额达1000万元及以上的“大额捐赠人”有明显的行善特征,他们更关注“教育、科学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”等发展类议题,一般通过专业慈善组织来行善;其他高净值人士则更关注“扶老、救孤、恤病、助残、优抚”等议题,以“直接帮助”为主。
报告指出,对慈善的认知不足,仍是制约慈善参与度的重要因素。有不少尚未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的受访对象表示“没有信赖的渠道”“不了解政策”,且有半数以上高净值人士对慈善信托感到陌生。他们希望金融机构能更多提供慈善机构及项目推荐、慈善架构设计等服务,私人银行及下设的家族办公室客户是受访者规划家族慈善的首选。
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表示,报告系统展示了高净值人士的社会价值,展现了私人银行客户“中国式现代化慈善”的丰满形象。王振耀倡议,政府、媒体、智库、财富管理行业需要“因势而变”,更科学地引导、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、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。
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,调研中,访谈对象传递出积极向上的财富观、家族传承观和慈善观,呈现了有责、有义、有爱的群体风貌。“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,高净值人士的慈善投入仍将加大,我们对高净值人士的慈善潜力充满信心。”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-
慈善公益报
2023-04-10
《高净值人士慈善调研报告》发布 超八成高净值人士参与慈善
-
澎湃新闻
2023-04-10
特斯拉海外首个储能超级工厂落户上海-全球速读
-
第一财经
2023-04-09
上市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跌回7年前 见底信号已现?|世界今日报
-
太平洋礼物网
2023-04-09
送长辈生日祝福语 每日热议
-
互联网
2023-04-09
环球快播:今日时讯:北京海淀多家学校发布招聘信息 北京三所高校发布2023强基招生计划这些要求须注意
-
北京商报
2023-04-09
观点:冰川网络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7.03%
-
新华网
2023-04-09
一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5.5亿元
-
央视财经
2023-04-09
日本力推非现金支付 4月起日本企业可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工资|全球要闻
-
红五百科
2023-04-09
每日聚焦:为什么一般不建议选波轮洗衣机?还好师傅告诉我,差点买错了
-
互联网
2023-04-09
如何在安卓手机上使用Google Bard